中国观鸟记录中心更新前瞻(二)——《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(第四版)》新分种鸟种详解
《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(第四版)》
——新分种鸟种详解
2024年1月1日起,中国观鸟记录中心基础数据库鸟种更新升级,由自2014年以来一直使用的“中国观鸟年报 中国鸟类名录3.0版”(后文简称3.0版)改为由郑光美院士主编的《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(第四版)》(后文简称郑四版)。
其中数据库新增鸟种中有31种是由亚种提升而来。大家对于这些新分种具体的辨识方法和分布情况普遍比较关心。特将相关信息整理如下(其中分布信息参考《郑四版》),供参考。
1. 灰胸竹鸡/台湾竹鸡
原灰胸竹鸡拆分成两种: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us、台湾竹鸡Bambusicola sonorivox由原灰胸竹鸡sonorivox亚种提升,为单型种。
台湾竹鸡仅分布在台湾地区,与灰胸竹鸡无重叠。
灰胸竹鸡 周波摄于四川成都彭州
台湾竹鸡 Yu Lian Sheng摄于中国台湾
原图网址:https://www.flickr.com
共享协议:CC BY-ND 20
2. 白腰雨燕/华西白腰雨燕/库氏白腰雨燕
原白腰雨燕拆分成三种:白腰雨燕Apus pacificus(亚种包括pacificus、kanoi)、华西白腰雨燕Apus salimalii、库氏白腰雨燕Apus cooki。
华西白腰雨燕国内分布于西藏东部,青海南部,四川西部;喉部白色区域极小,较易与其他两种区分。
华西白腰雨燕 雷进宇摄于西藏日喀则
白腰雨燕在各省基本都有记录,但不见于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,相较库氏白腰雨燕,尾部开叉更深,腰部白色更宽,而少黑色细纹。
白腰雨燕 薛琳摄于青岛大公岛
库氏白腰雨燕(中国观鸟年报系列名录中使用“印支白腰雨燕”中文名)国内分布于云南西部,广西。
库氏白腰雨燕 莫国巍摄于广西河池
参考:张浩辉,白腰雨燕类的分种方法,云南鸟类评论 2020-6 月,https://birdreview.gitee.io/
3. 环颈鸻/白脸鸻
原环颈鸻拆分成两种:环颈鸻Charadrius alexandrinus(包含3个亚种,国内仅有alexandrinus亚种分布)、白脸鸻Charadrius dealbatus。
环颈鸻见于各省。
环颈鸻 刘玥楼摄于青海
白脸鸻见于上海,浙江,福建,广东,香港,澳门,广西,海南,台湾。
白脸鸻 莫国巍摄于广西北海
二者区分不宜,白脸鸻繁殖期雄鸟羽色,特别是头部颜色偏浅,眼先无黑纹,嘴偏长。
参考:刘阳 鸟类新知 | 白脸鸻的前世今生
4. 蒙古沙鸻/青藏沙鸻
原蒙古沙鸻拆分成两种:蒙古沙鸻Charadrius mongolus(亚种包括mongolus、stegmanni,国内均有分布)、青藏沙鸻Charadrius atrifrons(亚种包括atrifrons、schaeferi、pamirensis,国内均有分布)。
蒙古沙鸻见于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华南。
蒙古沙鸻 麦康摄于广东深圳
青藏沙鸻见于西北、青海、西藏及华中、华南。
繁殖期相对较易区分,蒙古沙鸻前额白色区域较大,棕红色胸部上方通常具较明显的狭细黑色颈环。而青藏沙鸻前额全黑色或仅有小块白斑,黑色颈环不明显。非繁殖期,蒙古沙鸻白色额部与褐色头顶界限较清晰,颈侧褐色一直延伸至前胸,形成较完整胸带;青藏沙鸻额部白色与头顶褐色界限较模糊,颈侧褐色仅沿至胸侧,而前胸较白。
青藏沙鸻 雷进宇摄于青海玉树
参考:张浩辉,蒙古沙鸻与青藏沙鸻,云南鸟类评论2023-2月,https://birdreview.gitee.io/
5. 印度寿带/寿带/东方寿带
原寿带拆分成三种:印度寿带Terpsiphone paradisi(亚种包括paradisi、leucogaster、ceylonensis,国内仅有leucogaster亚种分布)、东方寿带Terpsiphone affinis(包含8个亚种,saturatior亚种分布于云南西部、indochinensis亚种分布于云南西部和南部、贵州西南部、广西)、寿带Terpsiphone incei。
印度寿带国内分布于西藏南部和西部,在分布上与其他两种无交集,在国内有记录的leucogaster亚种,栗色型雄鸟冠羽甚长,胸白色,飞羽上多白色。
印度寿带 米小其摄于西藏札达
寿带国内分布于除内蒙古、新疆、西藏、青海外的各省份。
寿带 莫国巍摄于河南信阳
东方寿带(在中国观鸟年报系列名录中使用“中南寿带”中文名)在国内有indochinensis和saturatior两个亚种,前者分布于于云南西部和南部、贵州西南部、广西,后者分布于云南西部。
东方寿带 莫国巍摄于云南西双版纳
根据《中国动物志 鸟纲第十二卷》,这两个亚种与寿带的区别如下:
1.栗型鸟具黑色喉,栗型雄鸟较常见,占全部雄鸟的75%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寿带
栗型鸟具灰色喉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
2. 栗型鸟背部暗栗色,腹纯白色,尾下覆羽沾棕色,几无白型雄鸟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东方寿带indochinensis亚种
栗型鸟背部红橄榄褐色,腹部皮黄色,尾下覆羽淡栗色,白型雄鸟较常见,占全部雄鸟的80%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东方寿带saturatior亚种
6. 楔尾伯劳/青藏楔尾伯劳
原楔尾伯劳拆分成2种:楔尾伯劳Lanius sphenocercus、青藏楔尾伯劳Lanius giganteus,皆为单型种。
楔尾伯劳在除西藏、新疆以外的各省都有记录。
楔尾伯劳 李享摄于北京温榆河
青藏楔尾伯劳记录于西藏,青海,四川北部和西部。
后者体型更大,身体灰色更深,没有白眉纹,白色翅斑较小。
青藏楔尾伯劳 马存新摄于青海玉树
7. 欧亚喜鹊/青藏喜鹊/喜鹊
原喜鹊Pica pica种组拆分,国内分布3种:欧亚喜鹊Pica pica(包含6个亚种,国内分布2个,bactriana亚种分布于新疆、西藏西部,leucoptera亚种分布于内蒙古东北部)、青藏喜鹊Pica bottanensis(单型种,分布于甘肃、西藏南部、青海、云南西北部、四川)、喜鹊Pica serica(serica亚种分布于我国除新疆、西藏外各省,anderssoni亚种分布于我国极东北地区)。
其中欧亚喜鹊在东北地区有记录的leucoptera亚种与喜鹊的区别在于初级飞羽多明显白色,尾羽偏绿。
欧亚喜鹊 雷进宇摄于新疆玛纳斯
喜鹊在除新疆、西藏外各省有记录。
喜鹊 莫国巍摄于湖南衡阳
青藏喜鹊见于甘肃,西藏南部,青海,云南西北部,四川各省。与喜鹊的主要区别在于腰部纯黑。
青藏 喜鹊 莫国巍摄于西藏拉萨
8. 杂色山雀/台湾杂色山雀
台湾杂色山雀Sittiparus castaneoventris,由原杂色山雀castaneoventris亚种提升,为单型种。台湾杂色山雀仅分布在台湾地区,二者分布无重叠。
杂色山雀 陈十二摄于辽宁抚顺
台湾杂色山雀 孙锋林摄于中国台湾
原图网址:https://www.flickr.com
共享协议:CC BY-ND 20
9. 大短趾百灵/中华短趾百灵
中华短趾百灵Calandrella dukhunensis,由原大短趾百灵dukhunensis亚种提升,为单型种。
《郑四版》记载大短趾百灵国内分布于新疆、西藏(黑龙江西部,吉林西北部的记载应为错误鉴定)。
大短趾百灵 雷进宇摄于乌鲁木齐
中华短趾百灵则在北方除新疆外的广大地区分布,并在西南、华东地区有记录。迁徙或越冬期二者可能在西藏有重叠,识别较困难。
中华短趾百灵 Vincent Wang摄于北京
可能的差异包括,相比较大短趾百灵,中华短趾百灵胸侧更显红褐皮黄色,而与偏冷色调的头部、背部形成更明显的色差,另外其嘴也相比大短趾百灵更短而厚。最佳的区分方式是鸣声和飞行鸣叫的行为模式。
10. 山鹪莺/喜山山鹪莺
原山鹪莺Prinia crinigera种组拆分为2种:一为山鹪莺Prinia striata(亚种包括catharia、parumstriata、striata,仅分布于华中、华东、华南、台湾至贵州、云南)。
山鹪莺 黄立春摄于广西那坡
以及喜山山鹪莺Prinia crinigera(国内3个亚种,crinigera亚种分布于西藏东南部、yunnanensis亚种分布于云南西部、bangsi亚种分布于云南东南部、广西)。
喜山山鹪莺 雷进宇 西藏吉隆沟
二者在云南有分布重叠。繁殖期相对易区别,喜山山鹪莺头部明显偏黑。
11. 山鹛/西域山鹛
原山鹛Rhopophilus pekinensis拆分为两种:山鹛Rhopophilus pekinensis、西域山鹛Rhopophilus albosuperciliaris,皆为单型种。
山鹛分布于内蒙古西部,甘肃,新疆南部,青海西部,青海东部和东南部,陕西南部,吉林,辽宁,北京,天津,河北北部,山东,河南西部,山西南部, 内蒙古中部,宁夏。
山鹛 杜卿摄于河南洛阳
西域山鹛在新疆南部,青海西北部有记录。
西域山鹛眼睛为纯黑色(山鹛虹膜黄灰色),整体羽色偏淡,胁部没有明显的棕色纵纹。
西域山鹛 刘书畅摄于新疆
12. 画眉/海南画眉
原画眉owstoni亚种,被视为独立种海南画眉Garrulax owstoni。
海南画眉仅分布在海南省,二者在分布上无重叠,但海南岛可能有逃逸或放生的画眉个体。
海南画眉的上体色更偏橄榄褐色,而画眉上体色偏棕。
画眉 老鼠摄于湖北武汉
13. 淡背地鸫/四川淡背地鸫/喜山淡背地鸫
原光背地鸫Zoothera mollissima,拆分成三种:淡背地鸫Zoothera mollissima(亚种包括mollissima、whiteheadi)、四川淡背地鸫Zoothera griseiceps(单型种)、喜山淡背地鸫Zoothera salimalii(单型种)。
淡背地鸫,分布在西藏南部,云南,四川等山地林线以上高海拔区域繁殖。
四川淡背地鸫在陕西南部,云南北部,四川,重庆,湖北西部,湖南,广东有记录。
四川淡背地鸫 王星摄于四川成都
喜山淡背地鸫在西藏东南部,云南的山地海拔2100-3300米区域繁殖。
喜山光背地鸫 雷进宇摄于云南百花岭
淡背地鸫耳羽后具黑斑,头与背颜色对比不明显,下嘴基部浅粉或淡黄色;四川淡背地鸫颊部无黑斑,下嘴基部黑色,头颈染灰色,与背部形成对比;喜山淡背地鸫眼先黑色,黑色颊纹明显,黑色髭纹较重,下嘴基部黑色。
14. 乌鸫/欧乌鸫/藏乌鸫
3.0已经接受将藏乌鸫作为独立种,原乌鸫Turdus merula种组进一步拆分为:欧乌鸫Turdus merula、乌鸫Turdus mandarinus
乌鸫分布于从华北、华东、华中、华南、西南至宁夏、甘肃南部、青海东部。
乌鸫 莫国巍摄于广西柳州
欧乌鸫分布于新疆和青海极西北部。
欧乌鸫 夏咏摄于新疆乌鲁木齐
藏乌鸫分布于西藏南部和东部。
藏乌鸫 莫国巍摄于西藏拉萨
三者分布上应无重叠。藏乌鸫雄成鸟体羽纯黑,不染锈色,金色眼圈不明显。欧乌鸫体羽偏暗灰黑色,嘴偏橙色。
15. 棕腹蓝仙鹟/台湾蓝仙鹟
原棕腹蓝仙鹟Niltava vivida拆分为:棕腹蓝仙鹟Niltava oatesi、台湾蓝仙鹟Niltava vivida,皆为单型种。
台湾蓝仙鹟仅分布在台湾地区,二者在分布上无重叠。
棕腹蓝仙鹟 朱元摄于云南腾冲
台湾蓝仙鹟 韦铭摄于中国台湾
16. 中华短翅鸫/喜山蓝短翅鸫/台湾蓝短翅鸫
原蓝短翅鸫Brachypteryx montana种组拆分,国内分布三种:喜山蓝短翅鸫Brachypteryx cruralis、蓝短翅鸫Brachypteryx sinensis(中华短翅鸫)和台湾短翅鸫Brachypteryx goodfellowi,皆为单型种。
台湾蓝短翅鸫仅分布在台湾地区,分布上与其他两种无重叠,雄成鸟也为深棕色。
喜山蓝短翅鸫分布于西藏东南部,云南,四川中部和西南部,眼先黑色,通体深蓝色。
喜山蓝短翅鸫 曾祥乐摄于云南百花岭
蓝短翅鸫分布于陕西南部、重庆、贵州北部、湖北、湖南南部、江西、福建西北部、广东、广西,眼先无黑色,下体蓝色较上体浅,两翼颜色较深。
17. 黑胸歌鸲/白须黑胸歌鸲
原黑胸歌鸲tschebaiewi亚种提升为独立种:白须黑胸歌鸲Luscinia tschebaiewi。
黑胸歌鸲分布于新疆西北部和西藏南部,白须黑胸歌鸲分布于甘肃西部,西藏南部和东部,青海东部,云南西北部,四川西部,重庆。二者雄鸟可以以有无白色颊纹区分。
白须黑胸歌鸲 莫国巍摄于云南盈江
黑胸歌鸲 夏咏摄于新疆乌鲁木齐
18. 白眉林鸲/台湾白眉林鸲
原白眉林鸲formosanus亚种提升为独立种:台湾白眉林鸲Tarsiger formosanus。
台湾白眉林鸲仅分布在台湾地区,二者分布无重叠。
白眉林鸲 莫国巍摄于云南寻甸
19. 红胁蓝尾鸲/祁连山蓝尾鸲
原红胁蓝尾鸲albocoeruleus亚种恢复有效性并提升为独立种:祁连山蓝尾鸲Tarsiger albocoeruleus。
祁连山蓝尾鸲在北京、河北、山西、甘肃、青海有记录。与红胁蓝尾鸲的形态差异很小(上体羽色更接近蓝眉林鸲,通常具有不完整的较短的白色眉纹),但鸣声差异明显。目前仅能通过繁殖期的分布判定。
红胁蓝尾鸲 田昌摄于四川成都
祁连山蓝尾鸲 王舰艇摄于青海祁连山
参考:魏晨韬 您看到的红胁蓝尾鸲也可能是“祁连山蓝尾鸲”
20. 黄眉姬鹟/琉球姬鹟
原黄眉姬鹟owstoni亚种提升为独立种:琉球姬鹟Ficedula owstoni。
二者在国内沿海省份分布上有较大重叠。
琉球姬鹟雄成鸟上体为苔藓绿色,与黑色的眼先和颊部形成对比,眉纹全黄色,胸部橙色较淡;而黄眉姬鹟上体全黑,眉纹黄染橙色,胸部橙色明显。
黄眉姬鹟 杜卿摄于广东广州
琉球姬鹟 廖之锴摄于广东广州
21. 橙腹叶鹎/西南橙腹叶鹎
原橙腹叶鹎Chloropsis hardwickii拆分成两种:橙腹叶鹎Chloropsis lazulina(亚种包括lazulina、melliana)、西南橙腹叶鹎Chloropsis hardwickii(国内仅有hardwickii亚种分布)
橙腹叶鹎在四川,重庆,贵州,湖北,湖南,安徽,江西,上海,浙江,福建, 广东,香港,澳门,广西,海南有记录。
橙腹叶鹎 莫国巍摄于贵州安顺
西南橙腹叶鹎在西藏东南部,云南有记录。二者分布目前已知无重叠。
西南橙腹叶鹎 韦铭摄于云南文山
西南橙腹叶鹎雄鸟头顶黄绿色,具蓝绿色肩斑,雌鸟腹部至尾下覆羽橙黄色。
橙腹叶鹎雄鸟头顶灰绿色,不具肩斑,雌鸟腹部至尾下覆羽绿色。
22. 红腰朱雀/喜山红腰朱雀
原红腰朱雀Carpodacus rhodochlamys拆分为两种:红腰朱雀Carpodacus rhodochlamys、喜山红腰朱雀Carpodacus grandis,皆为单型种。
红腰朱雀在新疆西部和北部有记录。
红腰朱雀 雷进宇摄于新疆玛纳斯
喜山红腰朱雀在新疆西南部有记录。
二者形态相似,喜山红腰朱雀雄鸟嘴略细而长,尾较短,上体纵纹更明显,眉纹对比更明显;喜山红腰朱雀的雌鸟头色更浅,明显偏白的眉纹一直沿至眼后,下体纵纹更黑。
喜山红腰朱雀 陈丽摄于新疆克州老乌恰钢铁厂
23. 长尾雀/中华长尾雀
原长尾雀Carpodacus sibiricus拆分为两种:长尾雀Carpodacus sibiricus(亚种包括sibiricus、ussuriensis、sanguinolentus)、中华长尾雀Carpodacus lepidus(亚种包括lepidus、henrici)
长尾雀在黑龙江,山西,内蒙古东北部,宁夏南部,新疆,吉林,辽宁,北京,天津,河北北部,山东, 河南,内蒙古中部有记录。
长尾雀 夏咏摄于新疆乌鲁木齐
中华长尾雀在河南,山西西南部,陕西南部,甘肃南部,西藏东部,青海东部,云南西北部,四川,重庆有记录。
中华长尾雀 韦铭摄于云南香格里拉
二者在头顶和上背的颜色、翅斑的宽度、外侧尾羽白色区域的大小等有差异。
参考:橘树《长尾雀和中华长尾雀,你知道怎么分么?》
24. 灰头灰雀/台湾灰头灰雀
原灰头灰雀owstoni亚种提升为独立种:台湾灰头灰雀Pyrrhula owstoni
台湾灰头灰雀国内分布于台湾地区,二者分布无重叠。
灰头灰雀 申梅花摄于四川成都
25. 灰眉岩鹀/淡灰眉岩鹀/西南灰眉岩鹀
原戈氏岩鹀Emberiza godlewskii拆分为两种:灰眉岩鹀Emberiza godlewskii、西南灰眉岩鹀Emberiza yunnanensis。(注:原灰眉岩鹀Emberiza cia改名为淡灰眉岩鹀)
记录中心里的戈氏岩鹀中文名修改为灰眉岩鹀,分种后,国内共三个亚种,E.g.godlewskii亚种分布于内蒙古中部和西部,宁夏北部,甘肃西北部,西藏,青海,四川西北部;E.g.decolorata亚种分布于新疆西部和北部;E.g.omissa亚种分布于黑龙江,辽宁西部,北京,天津,河北,山东,河南,山西,陕西南部,内蒙古东南部,宁夏,甘肃南部,四川,重庆,贵州,湖北西部, 湖南有记录。
灰眉岩鹀 喵喵摄于河北东灵山
记录中心里的灰眉岩鹀中文名修改为淡灰眉岩鹀,国内分布于新疆西部和北部,西藏西部和南部。
淡灰眉岩鹀 夏咏摄于新疆乌鲁木齐
戈氏岩鹀(灰眉岩鹀)南方的三个亚种提升为新种西南灰眉岩鹀,分布于西藏南部、东部、东南部,青海南部,云南西北部,四川西部、云南,四川,贵州西南部,广西。
西南灰眉岩鹀 雷进宇摄于云南香格里拉
淡灰眉岩鹀具黑色的侧冠纹、过眼纹和髭纹,而后两者区别。
西南灰眉岩鹀的腹部颜色较灰眉岩鹀明显更深。
参考:包新康&董路 灰眉岩鹀种组的系统分类及一新种的确立
26. 灰头鹀/日本灰头鹀
原灰头鹀personata亚种提升为独立种:日本灰头鹀Emberiza personata。
灰头鹀在国内除西藏外各省都有记录。
灰头鹀 大象摄于广东广州
日本灰头鹀在江西,江苏,上海,浙江,广东,广西,台湾有记录。
相较分布有重叠的灰头鹀亚种,日本灰头鹀下体黄色更重。
日本灰头鹀 蛙哥摄于上海
名录升级是大家提了很多年的建议。这次升级后,大部分用户可能会需要很长时间来熟悉和适应,也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和麻烦。我们准备了几篇说明文章陆续发到公号,希望尽量帮大家缩短熟悉过程,欢迎转发让更多人看到。如果有读了这些文章仍不能解决的问题,欢迎大家写邮件给birdreport@163.com反馈
向上滑动阅览
文字:雷进宇、麦康、莫国巍
图片:周波、薛琳、Yu Lian Sheng
莫国巍、麦康、雷进宇、米小其、
李享、马存新、陈十二、孙锋林、
Vincent Wang、黄立春、杜卿、刘书畅、老鼠、
王星、夏咏、朱元、韦铭、
曾祥乐、田昌、王舰艇、廖之锴、
申梅花、大象、蛙哥、星尘(排名不分先后)